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党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24 点击数:0

人才队伍建设是党校(行政学院)事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校按照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的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人员队伍要求,持续深化质量兴校成果,师资队伍不断强化,教学科研水平迈入新台阶。

一、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充实师资队伍

根据党校的办学特点和党校姓党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科建设需要和教学科研骨干实际情况,通过用足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政策,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增加骨干教师数量、优化师资结构。

三年来,我校引进高层次人才7名,调入骨干教师和教学教务人员4名,及时充实了马列、统战、公管、法学教研队伍,为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奠定了基础。

二、“刚”“柔”并济多措并举,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2021年是我校教学科研质量提升年,为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质量,我校通过校内竞讲练兵,校外在职学历提升、外出培训、挂职锻炼、基层调研等举措加强教师培养力度。

校内,以集体备课会、青年教师读书会、每周一讲、电台解读等为抓手,积极为专兼职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以“传帮带”为推手,加快青年教师成长,让更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挑大梁、当主角。

校外,加大“送出去”培训力度。通过在职学历提升与选派专兼职教师赴自治区党校等高等院校进修培训,提升师资水平。积极争取、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市委政府、政协、统战部等举办的专题报告会、研讨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通过争取市内挂职锻炼机会、基层调研及加强与其他部门合作等形式,深化年轻教师对市委政府决策、社会经济发展、社情民意的了解,从而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近三年,我校4名教学科研骨干到旗县和市直经济社会综合管理部门进行挂职锻炼,7名教师进行了在职学历提升,其中博士2名。2021年,有3名教师被推荐到全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2名教师推荐到纪检、巡察工作,3名教师被确定为政协委员候选人。

三、合理使用人才,激发工作积极性

为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尊重人才发展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或其他工作安排上,我校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积极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施展才华的平台,尽力做到岗位需要同个人意愿相结合,让教师能够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四、完善人文关怀,汇聚党校发展动力

我校将知教职工情、解教职工忧、帮教职工困、暖教职工心作为凝聚人心、提升师资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不断抓紧抓实。

一是从思想上关爱教职工,通过支部组织的“谈心谈话”以及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及时掌握教职工的思想动态,了解教职工所思、所盼与所想,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教职工排忧解难。

二是从工作上关心教职工,通过传帮带等以“老”带“新”形式,及时帮助青年教职工理顺工作思路,通过内培外引等形式帮助教职工快速成长,成为岗位内的行家里手。

三是从生活上关怀教职工,为外地教职工提供单身宿舍,同时完善餐厅、文体馆、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此外,通过慰问患病教职工、走访困难教职工家庭等,给予教职工组织关怀,千方百计解决教职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努力做到使广大教职工在党校大家庭中工作舒心、生活安心、融入放心。

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新鲜血液的输入,极大地激发了党校的活力、动力、创新力,各项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今年举办的全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三届精品课评选工作中,我校教师杜娜主讲的《周恩来与遵义会议》在参评的34门课程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向上级部门进行了推荐。

人才是强校之基、兴校之本。我校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石泰峰书记在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结合本校实际,紧扣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全环节集中发力,扎实推进队伍建设,推进教学科研管理质量提升,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党校智慧与力量。